咨询电话:400-006-9000
联系我们

大禹手绘培训

联系人:吴老师

手机:17791679520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建大南门150米

QQ咨询:505000047

QQ咨询:315560555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下载 » 考研资料下载

长安大学 | 2011城市规划原理

发布日期:(2019/6/28 15:40:05)   点击次数:1341

2011年城市规划原理(A)

一、名词解释

1、社区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社区发展目标、实现手段以及人力资源的总体部署。

2、城市总体布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组织及其形式和状态。

3、用地评定: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对可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和开发的区位条件所进行的工程评估及技术经济评价

4、生态城市:是一种趋向尽可能降低对于能源、水或是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废热、二氧化碳、甲烷与废水的排放的城市。

5、道路宽度: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只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不包扩路缘石宽度。

二、简答题

1、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的本质任务?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本质任务是合理地、有效地和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这项任务包括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的决策意志及实现这种意志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同时也包括实现这种意志的工程技术、生态保护、文化传统保护和空间美学设计,以指导城市空间的和谐发展,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2、简述绿地系统的分级构成与形态构成?

答:(1)城市绿地的规划应是多层次的,具体规划层次和内容如下(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业规划之一,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绿地在总体规划层次上的统筹安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是对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的深化和细化,该规划不仅涉及城市总体规划层面,还涉及详细规划层面的绿地统筹。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还涉及总体规划中规定的绿线和蓝线控制的落实、城市公园绿地布局、方案设计、绿地和开放空间引导等。

2)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通常有散点布局、线性布局、环状布局、放射形布局和网状布局等形式,为实现城市绿地的生态和社会经济功能城市绿地 系统规划往往综合采用以上布局方式,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其绿地系统规划采用的就是“环、楔、廊、园、林”的复合式结构布局,其基本原理就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空间配置规律,形成完善的绿地网络系统,在 充分保证实现城市绿地各项功能的基础上,利用自 然规律,将城市绿地的服务功能最大化。

3、简述城市功能、结构、形态的关系?

答:城市的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城市功能的不断创新推动了城市发展。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 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物为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新”(芒福德)。

城市结构是城市功能活动的内在联系是社会经济结构在土地使用 上的投影,反映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 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结构不仅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

城市形态是表象的,是构成城市所表现的发展变化着的空间形式的特德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文化现象和过程,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是紧密相关的。城市功能的变化是结构变化的先导,决定结构的变异和重组而城市结构的调整必然促使城市功能的转换,催生新的功能与之相配合.两者相互促进,推动城市的发展从城市形态的变化则可看到城市发展轨迹的缩影.带有变幻难测、不易把握的特点,但恰恰又是探求城市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吴良镛教授指出,“城市形态的探求不仅是模式的追求,而是一种发展战略研究,它来自更高的目标的追求。

4、简述历史地段保护的主要内容?

答:1.)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2)建筑物和绿化、矿地的空间关系;3)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包括体量、形式、建筑风格、材料、色彩、建筑装饰等;4)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5)地段的历史功能和作用。

三、论述题

1、论述说明城市开敞空间的含义、作用,并结合实例分析如何构建城市开放空间系统?

答:城市开敞空间系统的建立在城市化加剧行进和城市高密度集聚建设而导致城市诸多环境问题的形势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开敞空间除了有城市需求的功能意义外,也有改善城市气候和生态效应的重要作用。建立城市开敞空间系统,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的布局中,正在不断地充实新的功用与含意。

(1)城市开敞空间系统的构建重要的意义 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机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也是有生命的。城市开敞空间好比人的呼吸系统,吸收城市中的各种废气,引入空间的新鲜空气,特别是成规模的大型山林、公园、花卉苗木基地、河道等绿色生态开放空间是城市中的绿肺,更是能调节局部小气候,净化城市空气。一旦城市中建筑密度过大,开放空 “热间狭小,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就会导致人们常说的热岛效应”、水涝、空气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病。生活、交由于城市是一个以物质实体为主的生态系统,工作、休憩是城市的四大功能。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存在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城市内的自然绿色开敞空间起着保护自然过程和控制 精明增长、集约利增长的作用,有助于防止城市的无序蔓延扩张。用土地、天人合一的发展模式正成为多数城市的选择。城市内绿色开敞空间的存在有助于增加城市的开放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能给人带来舒适、优美、清新和充满生趣的感觉。

3)城市作为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开敞空间系统化构建一方面把绿色空间以不同方式与形态深入城市非自然地域;另一方面则将系统的触角伸向城市外部广域的自然空间。因而,绿色开敞空间的存在有助于缓和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再者,城市内绿色开敞空间的存在有助于为市民提供近距离的休闲娱乐场所、回归大自然,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

4)城市开敞空间是“场所”。开敞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的需要一定的场所。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包括经济的、交往的、商业的、政治的、文化的、体育的、休闲娱乐的、科研  经济、社会的、教育的,等等,都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开敞空间。发展水平愈高,这方面的要求也愈高。

5)城市开敞空间是形象,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和面貌的视景地。在这方面,空间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优美的城市空间本身会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和享受;另一方面,人们只能从开敞空间才能“看”到城市的面貌和形象。在空间中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客体形象是不同的。空间作为视景地的作用常被忽视。




2011年城市规划原理(B)

一、名词解释

1、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2、热岛效应:是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由于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大气污染以及人工废热的排放等使城市温度明显高于郊区,形成类似高温孤岛的现象。

3、居住小区:以住宅楼房为主体并配有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娱乐、绿化、公用和公共设施等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生活区,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4、城市中心:是城市中供市民集中进行公共活动的地方,可以是一个广场、一条街道或一片地区,又称为城市公共中心。

5、防灾规划:是城市规划中为抵御地震、洪水、风灾等自然灾害保护人类生命财产而采取预防措施的规划的通称。主要包括城市防洪规划、城市防火(消防)规划、城市减轻灾害规划和城市防空规划。

二、简单题

1、简述影响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自然条件因素?

答:(1)地质条件:建筑地基;滑坡与崩塌;冲沟;地震。

(1)水文条件

(2)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向;温度;降水与湿度。

(3)地形条件

2、简述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社会结构的演化特征?

答: (1)以城市功能区布局为基础形成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基本构架。如工业区形成工人居住区,行政区形成公务员居住区,科研文教区形成知识分子居住区.大型港口、枢纽车站附近形成交通业从业者居住区.部分城市的新开发区则形成了以移民为主的居住区。各种类型的居住区即是不同类型的社会区。生活在不同社会区中的人们具有不同的职业特征、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等等。当然.城市中的各种功能区只是反映了其最主要的功能.并不是纯之又纯的.还包括其它一些次要的附属配套的功能.如工业区中仍然有行政机构、中小学、商业服务设施等。因此,一个社会区中的人口并不完全是同质的,如一个以工人为主的社会区中仍然可能有少部分知识分子、公务员等,但这种少量的异质人口却被占主流的同质人口所涵盖.难以体现出自身的特征。

(2)功能混合的旧城区或规模较小的城市形成一种混合的社会空间结构。在我国多数大城市中,均存在一些未经改造或改造不够的旧城区,功能混合是其最大的特点.商业、工业行政、文教等各种功能混合在一起,不能体现出其主体功能。功能的混合往往产生居住的混合.各种职业和文化背景的人们混居在一起.社会空间分异不明显形成一种混合的社会空间结构。此外,一些规模较小的城市由于不足以产生功能的地域分异,也形成-种混合社会空间结构。

(3).单位在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单位作为我国城市独特的一种地域组织形式.其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中,相邻的若干单位往往形成一个社区或社会区.而对某些人口规模较大又占据较大地域空间的单位而言.其本身就形成一个社区甚至社会区(如大型联合企业)。

3、简述城市公共设施布局规划的影响因素?

答:(1)布局应当适应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

(2)行政办公设施

(3)商业金融服务设施

(4)文化娱乐设施

4、简述住宅群体规划布局中提高自然通风和防风的措施?

答:第一种是道路系统的布局, 在居住区道路设计中,不能只为了图形的美观,一定要注意使道路的走向和当地主导风向保持一致,作为城市居住区通风廊道。在夏夜,大家可以看到宽阔街道得两旁或者绿地附近总是有许多乘凉得市民,因为那里是风口。

第二种是利用住宅的组合,利用住宅的组合,可以是住宅的高低错落增大迎风面,分布点式住宅也有很好的通风效果。

第三种措施是利用绿地。利用绿地,除了 “通风走廊” 的作用,高大的树木还可以改变风向。其次,由于树叶的吸热蒸腾机制,大块的绿地可以提供“林源风“起到降温作用。当城市上空热空气上升,热岛效应时来补充的仍然是四周的热空气,这样循环起来就象个烘干机一样;而当低温的“林源风”补充过来时,就成典型的自然空调。所以现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大力提倡在城市中造林,建造“森林城市”。

第四种是利用水体。 和绿地-样,水体不但有景观和通风走廊的作用,还可以在城市和居住区内起到“冷岛效应”给水体四周的建筑物带来谅风。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中如何利用地域因素营造城市特色景观?

分享更多设计&手绘资讯

www.dayushouhui.com

报名方式/Sign Up

报名咨询热线☎:

17791679520(吴老师)

18161831430(梁老师)


QQ咨询1: 505000047

QQ咨询2: 3038565045



微信咨询报名

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咨询报名


梁老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大禹手绘官微

— END —


十年沉淀,拥有完善、自主研发的教学体系
名师荟萃,品质创新,面授教学,禹你一路同行
郑重承诺:手绘一期学不会,二期就免学费
大禹十年品质保证
全国按专业分班教学的手绘设计培训机构
选择大禹赢在起点,胜在未来
海量资料免费领取

大禹手绘
中国北方规模较大,满意度较高的手绘培训机构
《建筑专业》建筑快题精品班、建筑手绘表现班
《景观专业》景观快题精品班、景观手绘表现班
《规划专业》规划快题全程班、规划手绘表现班
《室内方向》室内手绘全程班
《工业方向》工业手绘全程班
软件课程:
3D全程班,犀牛参数化班,bim培训等等
常年开设班次:
春季班/暑假班/秋季班









上一篇:长安大学 | 2012原理与城建史 下一篇:长安大学 | 2011城市建设史